——質量面前無小事
2000年6月20日,華泰集團質檢人員對板紙公司進行例行質量檢查,在九車間切紙工段907號整選工的一件成品紙里,發現了幾張未選出的不合格紙。檢查人員當即對這批紙進行了查封,并迅速將檢查報告匯報至生產部,要求全部重新整選。
此事公布后立即在板紙公司引起巨大反響。生產部將相關情況形成文件向全集團進行了通報批評,并在板紙公司召集了全體職工現場會。經職工討論,對907號套選工做出停職檢查處理,并對其直接主管領導給予通報批評,扣發當月獎金。
也許,這些不合格紙在整個華泰紙產品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,甚至小得可以忽略不計,可是華泰人卻不這么想。他們想到的是,如果這批紙發出去,用戶會怎么想?退貨索賠事小,華泰的信譽受損事大。用戶可能會認為華泰人在故意欺騙他,以次充好;也可能認為華泰的產品質量根本就不行;還可能認為華泰的信譽是吹出來的,根本不可信。這樣華泰就會不只失去一個客戶,甚至是整個市場。
杰克·韋爾奇曾說:“質量是維護顧客忠誠的最好保證。”華泰董事長李建華告誡職工:“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。”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紙品市場,放松了質量就等于放棄了顧客,放棄了顧客就意味著失去了市場。質量,歷來都被認為是企業的生命,是關系到企業命運和前途的大問題。質量,是百年大計。因為客戶在采購中,最終關注的還是產品質量。商品的價值是通過使用價值來體現的??蛻糇罱K得到的是產品,產品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客戶對產品的使用,所以客戶對產品質量的期望是最核心的。當產品質量與其他需求出現沖突的時候,最終客戶還是以產品質量的優劣作為評價產品的優先標準。即使是領導的“獻禮工程”,也害怕變成“豆腐渣工程”;即使是購買家庭日用品,也肯定首先以滿足使用要求為前提,才去考慮價格、服務等因素,使用要求中就包含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。
“沒有好的產品質量,產品即使銷到用戶手中,也不會得到認可。”這是華泰集團的一位經理在員工大會上講到的對質量的感觸。他認為質量“不可討價還價”,要堅定不移地杜絕質量隱患,決不能砸自己的飯碗,要讓員工真正意識到“寧可增加成本也要保住產品質量”、“誰砸企業產品的牌子誰就要付出代價”的真正內涵。